記者:
發布時間:2023-03-18 09:47:39 編輯:張檬檬 來源:南通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南通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適合設施草莓生長,目前全市種植面積近4萬畝。一顆顆小草莓,從零星種植發展到規模種植,從單一銷售模式到形成集鄉村旅游采摘、電商銷售于一體的草莓產業鏈,不僅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更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全市種植面積近4萬畝
春暖花開,正是草莓采摘旺季,在我市各縣(市、區),一座座草莓大棚鱗次櫛比。掀開卷簾,陣陣果香沁人心脾,層層疊疊的蔓葉之下,一顆顆草莓如同寶石般點綴其間,令人垂涎欲滴。
草莓有著“水果皇后”的美譽,目前草莓已成為我國設施園藝的高效主栽品種,是我省冬季上市的唯一地產時令果品。
據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玉娟介紹,南通十分適合設施草莓生長,近幾年,種植草莓的農戶、種植大戶逐年增加,草莓種植已經從零星種植發展為規?;N植。種植以大棚栽培為主,品種包括“紅頰”“章姬”“淡雪”“雪兔”等,其中“紅頰”草莓已成為我市主栽品種之一。目前全市種植面積近4萬畝,主要以海門為主,其中海門區四甲鎮、常樂鎮、海門街道、余東鎮、三星鎮、悅來鎮等地均建有一定規模集中連片的草莓生產基地,草莓鮮果深受上海、北京、天津及蘇錫常等地區消費者青睞。
“草莓種植規模在不斷擴大的同時,制約草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短板也不容忽視?!崩钣窬暾f,由于缺乏專業的草莓秧苗繁殖基地,大多由農民自繁自育,反復留種,致使品種退化嚴重,病蟲害容易傳播蔓延,種植成活率低或病害重,影響了草莓產量與品質。草莓種植以簡易設施栽培為主,導致抗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大棚土壤經過多年種植后產生了連作障礙,土壤板結、酸化和鹽漬化等問題較為突出,連作田塊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危害加重,造成死苗斷壟、僵苗不發現象時有發生?!按蠖嗍寝r戶分散經營,重生產輕市場,不關注草莓品牌打造,注冊商標積極性不高,使得南通草莓在省內外品牌知名度有待進一步提高?!?/p>
用科技力量賦能“莓”好
來到海門區悅來鎮普新村的全國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草莓輕簡化栽培技術協同推廣計劃項目海門區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大棚里一排排長在“高架”上的草莓蔚為壯觀。
與以往種植方式不同,這里的草莓不是長在地壟中,而是生長在“半空中”,形成了一片“綠植空中長廊”。只見架子高度均為一米,架子外側和地上都包裹著黑色的塑料膜,架子內鋪設著泥土和一定配比的基質,還放置了水肥一體化設施,一株株草莓生長旺盛,果實掛滿枝頭。
“這是一種輕量化的種植模式,與傳統的草莓種植模式相比,既能節省工作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苯K金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高級技術員錢婷婷穿梭在一排排高架中間,無需彎腰,就能輕松觀察草莓的長勢。她告訴記者,由于高架的透光和通風條件優于地面,草莓的口感、品質也更為上乘。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和海門區蔬菜生產技術指導站聯合在海門建立了海門區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江蘇現代農業(草莓)產業技術體系推廣示范基地,開展草莓新品種及新技術的區域示范展示和鄉鎮推廣。針對草莓生產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項目組開展院、所、站的協同推廣,就草莓輕簡化栽培技術模式、壯苗繁育技術、土壤連作障礙克服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抗病優質新品種選育等研發與應用推廣。
上個月,農業重大技術(草莓輕簡化栽培)協同推廣計劃項目培訓觀摩會在海門召開,省草莓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草莓協會會長趙密珍為草莓種植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代表開展了“當前草莓生產管理要點”主題培訓,根據當前植物生長及溫度情況,提出了降低棚溫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為莓農們提供建議。
做優做強草莓全產業鏈
走進海安霞山家庭農場草莓大棚,一顆顆草莓長勢喜人,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特有的莓果香氣。在今年第十屆江蘇“紫金杯”優質草莓評比中,霞山家庭農場的草莓再獲金獎,這也是連續第三次獲得省級金獎。近年來,霞山草莓采摘園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近郊游”模式。
剛剛過去的周末,海門區常樂鎮官公河村的海門(草莓)種植示范基地,前來釆摘的游客絡繹不絕?!皩iT帶著孩子來的,不僅能嘗到新鮮的草莓,還能讓孩子親近自然?!庇慰蛷埢廴赜檬謾C拍了不少照片。
“基地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以蔬果采摘為主,集垂釣、游園、親子游、采風、露營等為一體的農家樂型生態果園,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入社,年綜合收入超700萬元?!苯K金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錢中華說。
“這種白色草莓,叫粉玉,您別看它樣子像沒長熟的,吃了它第一口很甜,第二口有奶香味……”海門區四甲鎮頭橋村新農人網紅陳佳佳忙著通過直播為草莓帶貨?!拔壹夜卜N植11畝草莓,現在的銷售模式是抖音、小紅書直播帶貨,現摘現發。今年我要成立一個直播團隊,帶動更多村民參與進來,把家鄉的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p>
“盡管我們的草莓一直不愁賣,但不能光著眼于鮮果市場,還要往更長遠的方向看?!蹦贤ㄈ纤N植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希峰在海門有3個草莓種植基地?!耙尣葺a業實現更高產值,必須發展草莓深加工,延伸草莓產業鏈,提升畝均效益,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p>
“做大做強草莓產業,實現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毙〔葺?,大產業。近年來,李玉娟一直在思考草莓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她認為,面對市場新需求,如果草莓僅以單一鮮果致富,未免有些“勢單力薄”,更需要形成種苗生產和鮮果銷售、采摘、鄉村旅游、電商銷售、產品深加工等全產業鏈,讓草莓真正成為南通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記者 盧兆欣 唐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