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11-15 10:56:08 編輯:黃夢倩 來源:南通網央視新聞13日報道,正在執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于北京時間11日傍晚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圓滿完成對一艘求救船只和4名船員的救援。在這場長達33小時的應急救援中,“雪龍2”號機動駕駛員、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肖金峰全程參與、奮力營救。昨天,記者通過微信對他進行了采訪,復原了當時的情形。
不眠不休,架起希望“生命線”
北京時間10日10時55分許,“雪龍2”號航行至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駕駛臺值班員發現一艘小船上有人不停揮舞衣服發出求救信號?!把?”號立即采取了減速停船措施。在進一步確認求救船只情況后,“雪龍2”號一邊做好傷員應急救治準備,一邊慢慢靠近。經過溝通,得知求救船只的4名人員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漁民,原計劃由埃米勞島前往居住地卡維恩,但途中油料和蓄電池耗盡,已經在海上漂泊了9個小時?!把?”號船員立即給求救船只投放了水和食物,提供了柴油,并將其蓄電池都充滿電。
“當地的赤道逆流比較急,要不是遇到‘雪龍2’號,這幾名船員的生命就真危險了?!毙そ鸱逭f,由于英語比較好,當時他在駕駛臺負責對外聯絡,通過發郵件、衛星電話和甚高頻無線電話(VHF),保持著與沿岸國的海事搜救協調中心(MRCC)、當地救援隊等的通信聯系。
“雪龍2”號成功靠上了求救船只,并盡可能地提供了幫助。就在大家以為一切順利的時候,意外又發生了。求救船只始終無法成功點火,懷疑出現了發動機故障。經過商量,考察隊向當地海事搜救部門進行了報告,建議安排救援船只。
“人員身份的確認、救援船只到達的時間、地點和方式等都要一一溝通清楚,以免延誤?!?肖金峰告訴記者,卻得知當地原本答應派出的救援船舶無法到達,考察隊最終決定將求救船只和被困人員轉移至“雪龍2”號,運送他們回家。
當地時間11日23時,考察隊將求救船只和人員運抵巴布亞新幾內亞卡維恩附近海域,移交給當地相關組織。至此,這場長達33個小時的救援行動畫上了圓滿句號。
“對外各方的聯系,貫穿了整個救援過程?!本仍Y束時,肖金峰已經不眠不休工作近30個小時,在求救船只和救援力量之間架起了充滿希望的“生命線”,“一直盯著,不敢合眼。一旦有新的郵件、電話過來或者需要主動聯系,我就沖上去趕緊處理?!毙そ鸱逭f,“累和困是肯定的,但想到求救人員的安全和他們家人的擔憂,我想盡可能更早、更順利地把他們送回家去?!?/p>
爸爸上電視,兒子感到很驕傲
“船上網絡斷了,勿擔心?!北本r間11日凌晨4時39分,肖金峰給妻子黎小紅發來了一條短信后,便暫時失聯了。到12日上午9時許,肖金峰發來第二條短信:“昨天的短信收到了嗎?我挺好的,估計今晚或者明天才會有網,回頭再聯系?!?/p>
“一開始收到短信我也沒多想,畢竟在大洋上航行,有時候沒信號是很正常的?!崩栊〖t在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處上班,作為妻子和同事,她對丈夫參加南極科考非常支持,“后來看到新聞聯播,才知道他們當時正在進行緊張的救援,把船上的外網都切斷了,盡可能讓信號更好,對外聯絡更加暢通?!?黎小紅說,他們約定好每天報一次平安,但丈夫總是“報喜不報憂”,“他不想讓家里擔心,我們也盡量不干擾他工作?!?/p>
肖金峰的兒子肖之睿正在海門中學讀高一,對爸爸更多的是驕傲和崇拜?!霸陔娨暽峡吹桨职謪⒓泳仍?,成功挽救了4條鮮活的生命,我感到特別自豪?!?他說,要以爸爸為榜樣,努力學習,爭取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次視頻的時候讓爸爸高興。他還把爸爸寄回來的“雪龍2”號模型放在床頭,時時激勵自己。
據了解,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隊于11月1日從上海正式啟航,計劃2024年4月返回,歷時5個多月。作為“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的機動駕駛員,肖金峰和其他幾名駕駛員一起,在駕駛室輪班負責“雪龍2”號船舶安全航行和避讓等任務。此外,他還被聘為南極大學航海學院的授課教授,定期開展講座,大家共同學習。
“為人坦誠直爽,業務能力過硬?!苯K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航海技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賈立校在評價肖金峰時說,在此次救援中他扮演了“通信兵”的角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赤子之心,獻給學生和祖國
“我和船上的同事們最大的感受是,生在中國我們真的非常幸運!”救援成功,肖金峰十分感慨,在國內沿海如果有船只出現故障遇險,當地增派救援船舶甚至飛機的速度都很快,救援資源非常豐富。他說,“愛國、求實、拼搏、奉獻”的極地科考精神和學?!白悦阕詩^、祈通中西”的校訓時刻激勵著自己,讓他在救助過程中不敢有絲毫松懈。
在這場救援中,包括肖金峰在內的考察隊員所展現的專業能力和以人為本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同樣體現在航院“極地科考”教師團隊身上。近年來,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已先后選派9名教師登上“雪龍”號和“雪龍2”號科考船參加中國極地科考工作,累計參加了2次北極科學考察和5次南極科學考察,在破冰船航行和設備維護保障工作中付出了艱辛與汗水,有效協助考察隊完成航行值班、極區破冰、大洋作業、對外聯絡溝通等任務,獲得了科考團隊和中國極地中心的贊譽。
同時,團隊教師還特別注重將實踐所獲反哺到教學過程中。在“航海學”“船舶輔機”等課程中,幾名教師將遠洋航行的經驗融入其中,完善教學內容。在極地科考過程中發生的諸多感人事跡,也成為生動的課程思政案例,將極地科考精神和航海精神播種在學子心中。
“在學校是教書育人的資深教師,在科考船上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和輪機員?!痹鴧⒓又袊?8次南極科考的賈立校表示,航院“極地科考”教師團隊將拳拳赤子之心獻給學生和祖國,希望激勵全校師生為建設海洋強國、提升我國航海實力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高陽